【Memo】对实证分析的认知,以及如何调整实证结果

2024-05-25

对于很多硕博生来说,实证分析是最基础的研究方法。本篇博客将分享我对实证分析的一些想法,也会分享我平时调整实证结果的思路。

1.对实证分析的理解

个人认为,实证分析是手段,而非目标。现在很多实证分析做的天花乱坠,颇有“艺术感”,包括曾经我也想在实证方法上追求极致的“艺术感”。但现在我觉得这些方面做得再fancy,也只不过是对结果一种呈现,只不过是为论点提供证据;这和用Raw-data画图寻求证据支持论点没有本质区别。

当然,还有很多人认为,实证分析是一种“把戏”,完全可以通过调整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。这种想法也存在一定问题。因为在不伪造数据的前提下,对现有数据进行挖掘寻求论点,那么数据蕴含的信息(分布、数量关系)就已经决定了实证分析的结果;当然,我们可以通过分组、替换估计方法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做出调整,但这些并不会影响变量本身的数量关系。(不过reg monkey就另说了,如果认为,在不讨论变量因果关联、数量关系的前提下,任意调整控制变量来让结果变好,那么ok,这样确实很tricky,我也会认为实证分析是一种“把戏”)

总之,我的意思是,实证分析应该重点关注通过数据洞察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、因果逻辑,而绝非是加减变量操作让结果显著。一篇好的经济学研究最重要的内核理应是选题和理论,识别方法是用来佐证核心观点的方法手段。

2.实证结果不显著怎么办

首先需说明的是,我们不能只盯着系数的显著性,更应重点关注系数的大小。因为系数的大小反映了X与Y的相关程度有多大,或者说X对Y的解释力度有多大。很多时候,我们可能只顾着“数星星”,而忽略了系数数值大小背后的经济学解释。

我们所关注的星星(***),直接受到系数大小标准误大小的影响。($pval=ceof. / se.$​,p值小于10%/5%1%就显著)。那怎么让系数显著呢?

  • 一是系数不要太小,但系数大小“可遇不可调”;
  • 二是不要让标准误太大。

那么如何让标准误不要太大呢,我们标准误的推到过程参考:推导过程

标准误较大可能是这三方面原因导致的:(1)样本少(2)极端值多(3)X没有足够的variation

3.结论

因此为了让回归结果显著,可以:

  • 样本量不要太少,因为较大的样本量有助于提高统计检验的功效,减少估计结果的随机误差。
  • 查看变量分布,对极端值进行截尾(truncation)或缩尾(winsorization)处理,以减少异常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。截尾是指将超过一定阈值的极端值直接删除,而缩尾则是将极端值替换为接近阈值的数值。
  • 保证变量具有足够的变差,规避变量变差(variation)很小或几乎不变的情况。变量的变差过小会导致模型难以识别变量之间的关系,从而影响回归结果的显著性。